早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熬夜”的致癌性定义为2A级。2024年,Journal of Hepatology 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熬夜致癌原因”的研究,首次通过实验证实,黑白颠倒(慢性昼夜节律失调)确实是一种人类致癌物。
熬夜和夜班工作可能会扰乱人体生物钟,引起激素分泌失调和免疫系统效能降低,增加乳腺癌等健康风险。以褪黑素(Melatonin)为例,这是一种在夜间黑暗中由身体产生的激素,它不仅促进睡眠,还具有抗炎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熬夜行为可能会扰乱褪黑素等关键激素的正常释放,进一步加剧激素失衡的问题。
褪黑素有抑制肿瘤的特性
昼夜节律的紊乱,如夜班工作、夜间过度暴露于人造光源、不规律的睡眠模式以及昼夜节律相关基因的变异,正导致睡眠障碍和癌症等健康问题日益增多。
昼夜节律基因的 SNPs
与乳腺癌风险的相关性
《Cancers》上的研究显示,睡眠时间短(<6 小时)是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相对于正常睡眠时长(6-8 小时)者,其发生乳腺癌的风险为 4.86 倍。
随着夜晚越来越亮,过度的光污染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后果,从睡眠障碍、乳腺到其他疾病。
维护健康,确保高质量的睡眠至关重要。遵循规律的作息时间,优化睡眠环境,并及时发现和解决睡眠问题,促进整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