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动脉疾病的定义
外周动脉疾病主要是指除冠状动脉之外的其他动脉血管床结构及动能的异常,其包括内脏动脉、肢体动脉与脉脑动脉。动脉稠样硬化是导致外周动脉疾病最主要的病因之一。动脉稠样硬化(脂质沉积堵塞动脉)常发生于心脏的冠状动脉 同时外周动脉也是稠样硬化的易患部位。
在外周动脉疾病中下肢动脉疾病最为常见。行走过程过程中腿部肌肉需要更多的血液和氧气来供应。然而腿部动脉狭窄常不能输运足够的血液和氧气提供给腿部的肌肉,这是下肢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常出现行走时疼痛而休息时症状消失的原因,这个症状临床上称之为间歇性跛行。
外周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
美国Michel Joosten博士的研究表明,导致绝大多数外周动脉疾病的主要原因有四大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高血脂。加拿大Kannayiram Alagiakrishnan教授在2016年的最新研究中也发现,COPD患者中大部分的患者同时具有暂无症状性外周动脉疾病,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同吸烟有关。同时由胡大一教授团队开展的中国自然人群的下肢外周动脉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年龄、性别(女性易患)、民族(汉族易患)、腹围、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史等是PAD患病的危险因素。哈佛附属布莱根妇女医院血管医学专家Maec Bonaca博士的研究也表明,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几乎存在广泛的动脉稠样硬化,从而导致他们具有罹患心脏病、脑卒中、急性下肢缺血的高风险。
最新资料显示,十分之一的PAD患者将逐渐恶化并出现严重下肢缺血症状。在严重下肢缺血患者中5年存活率会降到50%。存活率的降低当然也包括其它心血管疾病恶化的共同因素。目前所提倡的针对外周动脉疾病的治疗目标,已不再仅仅是缓解症状和改变疾病恶化进程,同时也需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当今临床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口服药物治疗,运动训练,以及保守治疗失败后的外科手术治疗。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规律性训练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研究表明运动训练可以通过提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从而促进PAD患者缺血肢体的动脉血管侧支形成;促进一氧化氮(扩血管作用)的释放从而增加血管的顺应性;改变血液动力学,减低血液的粘稠性,提升外周组织的新陈代谢效率;通过调节步行效率,肌肉新陈代谢,以及炎症反应从而提升PAD患者的身体机能。
2015年Thomas Aherne对外周动脉疾病研究所做的系统回顾研究显示,监督下个性化运动训练同血管外科手术相比具有同等效果的功能恢复效果;运动训练同血管外科手术相结合的疗效比单一治疗方式具有更有效果优势。
大量研究也对外周动脉疾病的家庭康复训练提出了指导方案。
外周动脉疾病所导致的间歇性跛行患者的运动康复指南
1.临床医生的决策
2.运动训练指南
运动训练前、后分别进行5至10分钟的热身和整理运动。
运动训练类型:
训练强度:开始阶段的步行速度或者坡度(强度)设置为在3-5分钟内即会出现跛行症状;当疼痛症状的达到中等疼痛情况时,停下休息一段时间,使症状缓解、消失。
训练时长:在每次训练过程中采取“步行——休息——接着步行——休息”的循环模式,开始阶段训练时长尽量达到35分钟每次,然后逐渐以每个阶段增加5分钟训练时间,最终达到50分钟的训练时长。总共训练时长6个月以上(尽管2-3训练既能明显改善步行功能)。
训练频率:步行训练要求每周进行3到5次。
注意事项
1.根据出现跛行和跛行程度的变化,逐渐增加步行运动训练强度。增加训练的强度方式包括提升步行速度和/或加大行走的坡度。增加的强度应时刻控制在3-5分钟步行运动后即会出现腿部疼痛。
2.可能伴随训练强度的增加,其它心血管疾病的症状会有发生,比如心律失常、心绞痛、心电图S-T波低压改变等。当这些情况发生时,请及时向医生汇报并接受相应评估检查。